【历史上的今天】3 月 10 日:互联网泡沫爆发;马云创建阿里巴巴;Twitter 联合创始人出生
标签: 历史上的今天
2023-03-13 03:00:05 122浏览
整理 | 王启隆
透过「历史上的今天」,从过去看未来,从现在亦可以改变未来。
今天是 2023 年 3 月 10 日,在 1876 年的今天,苏格兰裔美国人亚历山大·格雷厄姆·贝尔(Alexander Graham Bell)打了世界上第一通电话。贝尔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话,此外,他还制造了助听器;改进了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;他对聋哑语的发明贡献甚大;他写的文章和小册子超过 100 篇。1881 年,他为了发现美国总统詹姆士·加菲尔德体内的子弹设计了一个检验金属的装置,成为 X 光机的前身。回顾科技历史上的 3 月 10 日,这一天还发生过哪些关键事件呢?
1974 年 3 月 10 日:Twitter 联合创始人 Biz Stone 出生
1974 年 3 月 10 日,比兹·斯通(Christopher Isaac “Biz” Stone)出生,他是美国创意总监,软件工程师和商人,Twitter 的创建者之一,现为 Twitter 的创意总监。斯通毕业于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高中。他参与创建的项目包括 Xanga、Blogger、Odeo 以及 Obvious ;另外他还出版了两本有关博客的著作:《Blogging: Genius Strategies for Instant Web Content》和《Who Let The Blogs Out?》。
Twitter 的前身是约于 2005 年成立的 Odeo 播客平台,创立者是诺阿·格拉斯。埃文·威廉姆斯是该公司的早期投资者之一,并成为其后来的首席执行官。不久 Odeo 扩展,杰克·多西、布雷恩·库克等人加入。2006 年 10 月,比兹·斯通、埃文·威廉姆斯、多西和其他来自 Odeo 公司的成员一起成立了 Obvious 公司并且获得了 Odeo 公司及其所有资产:包括 Odeo.com 和来自投资者和其他股东的 Twitter.com。随后在 2007 年 Twitter 从原来的公司独立出来并成立了独立运营的公司。杰克·多西和比兹·斯通两人大约花两周时间写出了 Twitter 的原型。
在加入 Twitter 之前,斯通从 2003 年到 2005 年在 Google 一直担任高级领导职务。除了 Twitter,斯通还是创业社区的天使投资人和顾问,曾为 Square、Slack、Medium、Nest、Beyond Meat、Pinterest、Intercom 和 Faraday 等多个行业的公司提供支持。比兹·斯通拥有发明推特的专利,《时代》杂志将他列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 100 人之一,他现居加利福尼亚伯克利,在行业内继续发光发热。
资料来源:维基百科、百度百科
1999 年 3 月 10 日:马云创建阿里巴巴
1991 年,浙江人马云初次接触商业活动,集资 3000 人民币创办海博翻译社。头一个月,收入人民币 700 元,但房租高达人民币 1500 元。他于是利用转手小商品交易的方式,从广州、义乌等地进货,成功养活了翻译社,还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。1995 年,马云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到因特网,回国后和他的妻子,还有同为老师的何一兵于 1995 年 4 月创办网站“中国黄页”,专为中国公司制作网页,其后不到三年时间,他们利用该网站赚到了人民币 500 万元。1997 年,他为中国外经贸部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。
1999 年 3 月 10 日,马云正式辞去公职,创办阿里巴巴网站,开拓电子商务应用,尤其是 B2B 业务。阿里巴巴有着 18 位创始人,被称作“十八罗汉”,他们分别是马云、张勇、张瑛、孙彤宇、金建杭、蔡崇信、彭蕾、吴泳铭、盛一飞、楼文胜、麻长炜、韩敏、谢世煌、戴珊、金媛影、蒋芳、师昱峰、饶彤彤。
在 2009 年 9 月,阿里巴巴集团庆祝创立十周年,同时宣布成立另一家子公司阿里云计算,“十八罗汉”宣布辞去创始人职位,公司改为合伙人制度。2011 年 6 月,阿里巴巴集团将淘宝网分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:淘宝网、淘宝商城(也就是如今的天猫商城)和一淘,以更精准和有效地服务中国的网购人群。如今的阿里巴巴服务范围包括 B2B 贸易、网上零售、购物搜索引擎、第三方支付和云计算服务,英国《经济学人》杂志曾称其为“世界上最伟大的集市”,阿里巴巴仍是商界和计算机界浩瀚海洋的一艘巨轮。
资料来源:维基百科、百度百科
2000 年 3 月 10 日:纳斯达克指数触顶,互联网泡沫达到转折点
1995 年至 2001 年间,在欧美、亚洲多个股票市场中,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相关企业股价飙升,“互联网公司”数量膨胀,投机行为空前喧嚣。2000 年 3 月 10 日,NASDAQ(纳斯达克综合指数)触及 5408.60 的顶峰,此后下跌,3 月 13 日开始大幅下跌,到 2001 年,股市趋于稳定。这次与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相关的投机泡沫事件被称为“互联网泡沫”。
“互联网泡沫”时期的很多公司其实算不上真正的互联网公司,大量公司甚至在名称上添加 e- 前缀或是 .com 后缀,就能让股票价格增长,这也被戏称为“前缀投资”。 股价飙升和买家炒作的结合,以及风险投资的广泛利用,为这些企业摒弃标准的商业模式创造温床。它们突破传统模式的底线,转而关注于如何增加市场份额,但大部分最终都投资失败收场。“互联网泡沫”破灭后,大量伪 IT 公司被清理出场,许多公司即使活着,也只能苟延残喘,而少数优秀的 IT 企业生存下来,并很快进入了高速发展期,比如国外的亚马逊、谷歌、奈飞,国内的阿里、腾讯,等等。
1993 年,Mosaic 浏览器及万维网的出现,令互联网开始引起公众注意。1996 年,对大部分美国的上市公司而言,一个公开的网站已成为必需品。初期人们只看见互联网具有免费出版及即时世界性信息等特性,但逐渐人们开始适应网上的双向通信,并开启以互联网为介质的直接商务(电子商务)及全球性的即时组群通信。这些概念迷住不少年轻人才,他们认为这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商业模型将会兴起,并期望成为首批以新模式赚到钱的人。
这种可以低价在短时间接触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人士、向他们销售及通信的技术,令传统商业信条包括广告业、邮购销售、顾客关系管理等因而改变。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最佳介质,它可以即时把买家与卖家、宣传商与顾客以低成本联系起来。互联网带来各种在数年前仍然不可能的新商业模型,并引来风险基金的投资。
在泡沫形成的初期,3 个主要科技行业因此而得益,包括互联网网络基建(如 WorldCom),互联网工具软件(如 Netscape,1995 年 12 月首次公开招股),及门户网站(如雅虎,1996 年 4 月首次公开招股)。从历史上看,网络经济的繁荣可被视为类似于其他技术的繁荣——包括 1840 年代的铁路,1920 年代的汽车和收音机,1950 年代的晶体管,1960 年代的分时共享计算机,以及 1980 年代早期的家用电脑和生物技术。
在 2000 年 3 月 10 日,历史上的今天,以技术股为主的 NASDAQ(纳斯达克综合指数)攀升到 5048,网络经济泡沫达到最高点。从这一天开始,泡沫迅速破裂,到了 2001 年,泡沫全速消退。大多数网络公司在把风投资金烧光后停止交易,许多甚至还没有盈利过。投资者经常戏称这些失败的网络公司为“.炸弹(.Boombs)”或“.堆肥(.compost)”。而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事件,便是 1 月 10 日专栏所介绍的世纪并购——美国在线(AOL)并购时代华纳(Time Warner)。这宗具代表性的收购,证明以新经济挑战旧经济的结果,是旧经济体仍可继续生存下去,而当初的乐观则逐渐消失,分析员则重新以传统商业思考方式判断。
资料来源:维基百科、百度百科
2017 年 3 月 10 日:三星收购哈曼
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(Harman International),俗称哈曼,是一家美国音响电子公司。哈曼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,主要业务遍及美洲、欧洲和亚洲。2016 年 11 月 14 日,哈曼签订了被三星收购的协议,三星决定以 80 亿美元现金收购该公司;出售于 2017 年 3 月 10 日完成,哈曼成为三星的独立子公司。
2018 年 3 月 13 日,哈曼国际宣布与三星全资独立子公司三星 SmartThings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。通过此次合作,哈曼将与 SmartThings 合作设计和开发 SmartThings 应用程序,集成第三方传感器并推动物联网平台中心的计划。
这场 80 亿美元的大收购自然也是在当年轰动一时;交易完成后,三星将立即在庞大且快速增长的互联技术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,尤其是汽车电子,这一直是三星的战略重点,预计到 2025 年将增长到超过 1000 亿美元。而哈曼是互联汽车解决方案的市场领导者,目前有超过 3000 万辆汽车配备了其互联汽车和音频系统,包括嵌入式信息娱乐、远程信息处理、互联安全和安保。
哈曼在设计和集成复杂车载技术方面的经验,以及与大多数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的长期合作关系,将通过利用三星在互联移动、半导体、用户方面的专业知识,为合并后的业务创造重要的增长机会经验、展示及其全球分销渠道。
三星对于这项计划的部署很早,其汽车电子业务团队于 2015 年 12 月便已成立,旨在为三星在汽车领域寻找机会,将与哈曼管理团队密切合作,以实现合并后的全部增长潜力。交易完成后,哈曼将作为独立的三星子公司运营,并继续由 Dinesh Paliwal 和哈曼目前的管理团队领导。回过头来一看,此次合并为两家公司的员工增加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,也激发了三星智能家居和其他联网设备的潜在增长。
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。计算机科学发展至今,有许多至关重要的事件、人物。在《新程序员:我们的技术时代,我们的程序人生》中,来自四十余位技术人跨越半个世纪,用代码敲出一个个真实的程序人生故事!
扫描或点击《新程序员:我们的技术时代,我们的程序人生》订阅!
好博客就要一起分享哦!分享海报
此处可发布评论
评论(0)展开评论
展开评论